首页 资讯 正文

广西推动采购更多东盟国家水果进入寻常百姓家

体育正文 153 0

广西推动采购更多东盟国家水果进入寻常百姓家

广西推动采购更多东盟国家水果进入寻常百姓家

图为莆田市南日岛海域海上(hǎishàng)田园综合体全景。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刚刚过去的世界海洋(hǎiyáng)日让人们聚焦这片广阔无垠的蓝色世界。我国是(shì)海洋大国,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。保护海洋生态环境,有利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,实现人海和谐(héxié)共生。 在海(hǎi)南省海口市演丰镇塔市村海边的盐碱地里,种植了(le)一大片海虫草。放眼望去,绿意盎然。 海虫(hǎichóng)草原产于美洲亚热带(rèdài)地区(dìqū),学名海蓬子,因花果期形似虫草,故名海虫草,可以在热带、亚热带地区的沿海滩涂和沙漠盐碱地大规模种植。 海(hǎi)口市(hǎikǒushì)休闲渔业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佩福说,小小的海虫草,可以让滩涂盐碱地变为“粮田”,不与粮争田,不与农争(nóngzhēng)地,不与人争淡水,营养价值还很丰富。 盐碱地(yánjiǎndì)指的是土壤(tǔrǎng)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正常生长的土地。土壤盐分含量在0.2%至(zhì)0.4%之间为(wèi)轻度盐碱地,0.4%至0.8%之间为中度盐碱地,0.8%至1.6%之间为重度盐碱地,1.6%以上(yǐshàng)为极重度盐碱地。一般而言,重度和极重度盐碱地不适合作物生长。 陈佩福说,海水(hǎishuǐ)中(zhōng)平均含盐量为3.5%,实际研究证明,海虫草耐盐度最高为6.5%,完全适应在各类盐碱地生长并且可以(kěyǐ)使用全海水灌溉。 有关(yǒuguān)资料显示,我国盐碱地(yánjiǎndì)面积约15亿亩。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积极挖掘潜力增加耕地,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(hòubèi)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。研究制定盐碱地综合利用规划和实施方案。分类改造(gǎizào)盐碱地,推动由主要(zhǔyào)治理(zhìlǐ)盐碱地适应作物向更多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。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(2024—2035年)》提出,分区(fēnqū)分类开展盐碱耕地治理改良,因地制宜推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开发。 陈佩福说,海南省有盐碱地面积(miànjī)217万亩,仅海口市美兰区东寨港演丰镇和三江镇域范围内各类盐碱地面积近(jìn)5万亩、滩涂面积超过10万亩。我们的计划是用种植海虫草等各种方法(fāngfǎ),充分利用盐碱地,使海边(hǎibiān)环境更秀丽。 据介绍,当地(dāngdì)利用近岸海水(hǎishuǐ)养殖水面栽培海虫草、水下养殖鱼类和贝类的海水立体农业种植(zhòngzhí)养殖技术,已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先进技术进行推广应用。 增强(zēngqiáng)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海南东寨港,以大片红树林闻名。在红树林间的廊桥行走,草长莺飞(cǎozhǎngyīngfēi),鱼蟹跳跃(tiàoyuè)。 这里是(shì)我国最早的红树林保护区,也是我国红树林中连片面积最大、树种最多、林分质量(zhìliàng)最好、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,有红树植物20科(kē)36种,占全国的97%。 红树林是因红树科(kē)植物体内含大量单宁(dānníng),当单宁在空气中氧化,其(qí)附着的枝干呈红褐色(hónghèsè)而得名。红树林是热带、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,在净化海水、防风消浪、维持生物多样性、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 海口市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护林员(hùlínyuán)王夏说,红树林保护区的环境比十几年前好了(le)太多,面积也增加了不少。 2014年,海口市出台了《关于加强东寨港红树林湿地(shīdì)保护管理的决定》,将(jiāng)东寨港红树林湿地总体保护和控制范围由5万多亩增加至12万多亩。同时,建立巡护检查制度,严厉打击保护区内非法捕猎、捕捞、毁林(huǐlín)占地(zhàndì)等行为。 王夏介绍,这里搬迁了9家(jiā)养猪场(yǎngzhūchǎng),迁移了多家咸水鸭养殖场,拆除了8家餐饮店,清理整顿(zhěngdùn)了20家非法采石场。受到台风、海平面上升等因素的影响,红树林及湿地生态系统出现退化(tuìhuà),保护区成功修复红树林1831亩。 此外,针对东寨港(dōngzhàigǎng)港湾17公里风浪大、高程低、无红树林分布的区域(qūyù),通过抬高种植区进行低滩造林,在保护区试验区新增(xīnzēng)造林500多亩,加大了亚健康树防治力度,有效促进亚健康树恢复(huīfù)性增长,恢复生机。 东寨港是我国红树林保护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(jìnniánlái),我国初步扭转了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的趋势(qūshì),但仍然面临红树林环境退化、生物多样性降低、外来生物入侵、区域整体(zhěngtǐ)(zhěngtǐ)保护协调不够等突出问题。为此,我国在红树林保护中遵循生态优先、整体保护,尊重自然、科学修复,因地制宜、有序推进,分级负责、多方参与(cānyù)的原则,严格保护现有(xiànyǒu)红树林,科学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,扩大红树林面积,提高生物多样性,整体改善红树林生态系统质量,全面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(nénglì)。 整体而言,我国海洋生态(shēngtài)状况总体稳定,典型生态系统(shēngtàixìtǒng)变化趋势稳中向好。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的《2024年(nián)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》显示,我国近岸海域(hǎiyù)表层海水盐度、酸碱度、化学需氧量和(hé)底层溶解氧浓度无明显变化趋势,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浓度波动下降。表层沉积物有机碳、硫化物含量无明显变化趋势。近岸海域浮游植物、浮游动物、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和多样性(duōyàngxìng)指数总体保持稳定。重点监测的珊瑚礁、海草床、滨海盐沼、红树林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(yōuliáng)为主,海藻场、牡蛎礁、河口(hékǒu)、海湾、海岛生态状况基本(jīběn)稳定。 我国仍面临(miànlín)海洋生态灾害的威胁。受全球气候变化等(děng)因素影响,2024年(nián)我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高96毫米,海岸(hǎiàn)侵蚀在局部区域较重,夏季近海表层水温较常年偏高1.2℃,处于有观测记录以来同期最高位。赤潮发现次数和累计面积较近10年平均值有所增加,浒苔绿潮、局地性生物(shēngwù)暴发、河口低氧等生态灾害和生态问题仍然存在。 自然资源部(bù)有关负责人表示,我国海洋观测(guāncè)监测能力不断提升,形成了集海洋站、雷达、浮标、船舶、无人机、卫星遥感于一体的“陆海空天(tiān)”综合观测监测网。监测要素涵盖海洋生物、水文气象、水体环境(huánjìng)、沉积环境,监测区域以近岸海域为重点(zhòngdiǎn),覆盖我国管辖海域,重点关注珊瑚礁、海草床等典型生态(shēngtài)系统分布区以及生态灾害高风险区。 这位负责人表示,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(chǔyú)压力叠加(diéjiā)、负重前行的关键期,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工作仍面临挑战,气候变化引起海洋生态环境风险加剧(jiājù),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任务艰巨。 要优化(yōuhuà)海洋国土空间布局。加强海岸带及近岸海域空间规划管理,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划定海洋生态保护(bǎohù)红线,明确海洋生态空间和海洋开发利用空间布局。推动各类保护地(bǎohùdì)整合归并优化,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、自然保护区为基础、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(de)自然保护地体系,严格保护自然岸线,建立健全自然岸线管控(guǎnkòng)制度。 健全海洋生态预警监测(jiāncè)(jiāncè)体系。深化拓展监测布局,全面加强监测能力,加快建设监测网络,提升卫星、无人机、原位在线(zàixiàn)等新型监测手段应用水平,研发和集成海洋生态预警监测新技术(jìshù)新方法,强化评价预警成果应用,支撑海洋空间优化布局和精准管控。 加强(jiāqiáng)海洋生态系统(shēngtàixìtǒng)保护修复。强化(qiánghuà)自然岸线、无居民海岛、重要(zhòngyào)滨海(bīnhǎi)湿地、重要海洋生态廊道,以及红树林、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,加强互花米草、浒苔绿潮等联防联治。强化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,完善生态修复多元化投入机制。(本报记者 黄晓芳)
广西推动采购更多东盟国家水果进入寻常百姓家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