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中国行丨龙舟竞渡海甸溪
文化中国行丨龙舟竞渡海甸溪
文化中国行丨龙舟竞渡海甸溪75载(zài)奋进路(lù) 自贸扬帆新征程——庆祝海南解放75周年高质量发展巡礼
昌江加快推动绿色(lǜsè)可持续高质量发展
山海黎乡绿意(lǜyì)浓 澎湃发展新动能
■ 海南日报(hǎinánrìbào)全媒体记者 刘梦晓 刘阳秀 通讯员 黄海玲
海南(昌江)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内,动能持续释放,核电与光伏产业为(wèi)高质量发展注入(zhùrù)澎湃动力;
霸王岭(lǐng)苍翠的热带雨林筑起生态屏障,昌化江水清岸绿;
县城街巷焕然一新,文明新风吹拂(chuīfú)黎乡大地,群众(qúnzhòng)素养与城市品质同步提升,全域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,今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(wénmíngchéngshì)荣誉称号……
在海南岛西部山海相拥之处,昌江黎族自治县正以强劲的(de)(de)经济脉动、坚实的生态屏障与日益提升的文明风尚,描绘着一幅绿色发展的崭新图景。昌江,这片古老而年轻(niánqīng)的黎乡(líxiāng)热土,正以其经济、生态、文明的和谐交响,谱写现代化建设的华彩乐章。
航拍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“十里(shílǐ)画廊”。 (资料图)
紧抓项目提(tí)效率 经济发展更高效
近日,在海钢绿色循环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,多台(duōtái)大型机械(jīxiè)往来作业,数十名工人抓紧铺设管道和(hé)浇筑涵洞混凝土,现场格外繁忙。
“到目前为(wèi)止,已经完成了土石方工程施工(gōngchéngshīgōng),现阶段正在进行地下管网施工,预计在6月上旬全部完成,8月底完成路面及交安施工,9月20日投入使用。”海南海钢产业(yè)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凯介绍,海钢绿色循环产业园是海钢集团重点推进的投资开发项目,定位为建设(jiànshè)集大宗(dàzōng)工业(gōngyè)固废综合利用、再生资源精深加工、中试科技研发推广、清洁能源产业培育等为主业的绿色循环产业示范园区,致力于打造海南自贸港百亿(bǎiyì)级资源循环产业集群。
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(jiànshègōngchéng)以路网建设为主体,自2024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,海钢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保证工程质量(gōngchéngzhìliàng)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,争分夺秒推进(tuījìn)工程进度。
据了解,今年一季度,投资和土石方工程开挖与回填工作均(jūn)提前超额完成,占项目工程总量的40%,为全力保障产业(chǎnyè)招商(zhāoshāng)项目入园奠定了良好基础(liánghǎojīchǔ)。二季度主要是施工(shīgōng)雨水管、污水管、雨水箱涵施工,现阶段(xiànjiēduàn)已全面进入地下管网施工,施工方将赶在雨季来临前,抓紧推进各项工作,力争二季度全部完成地下管网施工,确保9月底实现功能性通车。
在华润水泥(昌江)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及危废项目,工人们熟练操作吊车,进行爬梯运送与安装,稳步推进厂房封顶作业,一派繁忙景象。不远处的(de)碳中(zhōng)和(hé)研发平台项目施工现场同样热火朝天,工程车辆往来(wǎnglái)穿梭,施工人员各司其职,有序开展组建、清扫等工作,全力推动项目建设(jiànshè)提速增效。
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的重要动力和强劲支撑。一直以来,昌江全县上下在项目建设中(zhōng)拼速度、拼作风、拼成效,加快推进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、重大交通项目、农业项目等建设进度(jìndù),以重点项目建设“加速度”,全力促进(cùjìn)社会经济发展。
4月16日,“玲龙一号”全球首堆首台主泵成功(chénggōng)吊装。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供图(gōngtú)
久久为功护环境(huánjìng) 生态底色更亮丽
着力推动经济(jīngjì)发展过程中,这座高植被覆盖率(fùgàilǜ)的城市,亦在生态建设层面持续加力。当前,昌江正大力建设“无废城市”,持续推动传统工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,生态保护成效已经(yǐjīng)显现。
近日,在昌江植树娘子军纪念馆内,“植树娘子军”带头人陶凤交正在(zhèngzài)为(wèi)市民游客讲述团队30余年来的植树经历。
“以前治沙是为了(wèile)活下去,现在是为了让子孙活得更好。树要种,生态的(de)观念更要‘种’下去。”陶凤交说。作为“植树(zhíshù)娘子军”团队带头人,她30余年如一日坚持(jiānchí)植树造林,带领姐妹们在海边种下(zhòngxià)近600万株树,在流沙地“缝补”出一片片绿洲(lǜzhōu)。如今,历经生态蝶变的棋子湾(wān)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区,而“不畏艰难、勇于创新”的“植树娘子军”创造“绿色奇迹”的故事广为流传。陶凤交也先后荣获“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”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等荣誉称号。
昌江棋子湾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项目于今年1月竣工。图为工作人员在现场投放海上警示浮标。昌江融媒体(méitǐ)中心(zhōngxīn)供图
从(cóng)一棵树到一片海防林,从一个人到一代人(yídàirén),“植树娘子军”用行动践行了生态文明理念,诠释了时代的使命与担当。陶凤交(táofèngjiāo)介绍,目前正在准备组建“银发宣讲团(xuānjiǎngtuán)”,引导更多人加入到守护生态环境的行列。
今年一季度(yījìdù),该县(gāixiàn)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,地表水、空气质量、声环境等多项核心指标达标率均为100%。在生态保护与治理上久久为功,为高质量发展绘就了亮丽的(de)生态底色。
值得一提的是,昌江还注重提升(tíshēng)青少年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,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(xíngdòng)中来。
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,昌江在霸王岭(lǐng)学校(xuéxiào)开展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“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”主题活动,吸引(xīyǐn)众多学生参观。
在科普展览区,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图文并茂的(de)展板和宣传册,向学生(xuéshēng)们介绍了“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”“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”等主题内容,深入讲解了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(yīnsù)、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(xiànzhuàngjí)保护措施(bǎohùcuòshī),帮助同学们加深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。
“保护动物是每(měi)一个人(rén)的责任。作为(zuòwéi)小学生,生活中要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,不要捕捉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,让地球上的生物更加丰富。”霸王岭学校五年级学生陈显源表示主题活动内容十分有意义。
凭借优良的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,昌江(chāngjiāng)得以打造“春赏(chūnshǎng)木棉红、夏品芒果香、秋游棋子湾、冬登霸王岭”的全域全季全时(quánshí)旅游品牌。2024年,昌江全县总接待游客283.26万人次、同比增长10.9%;旅游总花费累计16亿元、同比增长11.8%,接待游客及旅游收入创历史(lìshǐ)新高。
全民参与共建忙 文明(wénmíng)家园更宜居
5月23日,全国精神文明建设(jiànshè)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,昌江(chāngjiāng)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。对于“文明”二字的书写,昌江用足笔墨,发动全民参与,将文明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(yúxíng),城市建设更具(gèngjù)深度、广度、温度,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风貌呈现眼前。
昌江排岸村稻田旁(páng),木棉花盛开。 特约记者 蒋聚荣 摄
具体来看,昌江通过建立“党政主导、部门(bùmén)协同、全民参与”指挥体系,实行了“网格化+清单化”联勤联动工作(gōngzuò)机制,并由县级负责人包联重点区域,常态化督办,不断深化体制改革(tǐzhìgǎigé),从根本上(cónggēnběnshàng)有效解决问题。
石碌镇城北社区是昌江综治中心基层实践的典范,2023年入选海南省首批基层治理(zhìlǐ)创新(chuàngxīn)试验区,202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(wénmíngdānwèi)。昌江以城北社区为试点,探索出“网格化+微治理”新模式,让社区成为(chéngwéi)平安建设的“前哨站”。
“一级网格由专职网格员和微网格员组成,二级网格由‘两委’干部组成,三级网格由社区(shèqū)民警(mínjǐng)组成。通过三级网格体系(tǐxì),我们(wǒmen)可以较好地化解各类型矛盾(máodùn)纠纷,把综治工作做好。”石碌镇城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锐说,该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,整合资源打造引导受理区与多元化解区,设置调解室、心理咨询室等,实现矛盾纠纷多元调解。
昌江还创新“清单积分制”移风易俗激励机制,提升(tíshēng)居民参与(cānyù)意识,从“要(yào)我干”到“我要干”,令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人心。通过打造“模范一条街”、依托榜样力量带动市民素质提升,以“传统(chuántǒng)文化+文明实践”为主线,举办各类公益文化活动,实现文化传承(chuánchéng)与文明培育双赢。
如今,在昌江的不少社区、村庄,居民(jūmín)们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,并主动参与到社区、村庄的治理中,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,以实际行动共建文明(gòngjiànwénmíng)家园(jiāyuán)。
昌江还以“创建为民、创建靠民(kàomín)、创建惠民”为宗旨,格外注重人居环境体验感。通过聚焦“急难愁盼(pàn)”,实施(shíshī)老旧小区改造、农贸市场升级、无障碍设施建设等工程,整治“飞线(fēixiàn)充电”等安全隐患,设立(shèlì)“门前三包”红黑榜,增设停车位、便民流动摊位,广泛展开民生服务,让文明之城更具温度。
半山半海是昌江,这片山海(shānhǎi)相依(xiāngyī)的(de)热土,正以其对高质量发展的执着追求(zhuīqiú)、对绿水青山的坚定守护、对文明风尚的精心培育,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壮阔征程中,铺展出一幅经济繁荣、生态优美、社会和谐的动人画卷。奋进(fènjìn)的足音、绿色的律动、文明的芬芳,共同汇聚成昌江创建(chuàngjiàn)全国文明城市、实现绿色发展的时代强音,一个更具活力、更富魅力、更有温度的昌江,正自信地绽放于琼西大地。
(海南日报石碌(shílù)5月29日电)

75载(zài)奋进路(lù) 自贸扬帆新征程——庆祝海南解放75周年高质量发展巡礼
昌江加快推动绿色(lǜsè)可持续高质量发展
山海黎乡绿意(lǜyì)浓 澎湃发展新动能
■ 海南日报(hǎinánrìbào)全媒体记者 刘梦晓 刘阳秀 通讯员 黄海玲
海南(昌江)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内,动能持续释放,核电与光伏产业为(wèi)高质量发展注入(zhùrù)澎湃动力;
霸王岭(lǐng)苍翠的热带雨林筑起生态屏障,昌化江水清岸绿;
县城街巷焕然一新,文明新风吹拂(chuīfú)黎乡大地,群众(qúnzhòng)素养与城市品质同步提升,全域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,今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(wénmíngchéngshì)荣誉称号……
在海南岛西部山海相拥之处,昌江黎族自治县正以强劲的(de)(de)经济脉动、坚实的生态屏障与日益提升的文明风尚,描绘着一幅绿色发展的崭新图景。昌江,这片古老而年轻(niánqīng)的黎乡(líxiāng)热土,正以其经济、生态、文明的和谐交响,谱写现代化建设的华彩乐章。

航拍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“十里(shílǐ)画廊”。 (资料图)
紧抓项目提(tí)效率 经济发展更高效
近日,在海钢绿色循环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,多台(duōtái)大型机械(jīxiè)往来作业,数十名工人抓紧铺设管道和(hé)浇筑涵洞混凝土,现场格外繁忙。
“到目前为(wèi)止,已经完成了土石方工程施工(gōngchéngshīgōng),现阶段正在进行地下管网施工,预计在6月上旬全部完成,8月底完成路面及交安施工,9月20日投入使用。”海南海钢产业(yè)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刘凯介绍,海钢绿色循环产业园是海钢集团重点推进的投资开发项目,定位为建设(jiànshè)集大宗(dàzōng)工业(gōngyè)固废综合利用、再生资源精深加工、中试科技研发推广、清洁能源产业培育等为主业的绿色循环产业示范园区,致力于打造海南自贸港百亿(bǎiyì)级资源循环产业集群。
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工程(jiànshègōngchéng)以路网建设为主体,自2024年12月开工建设以来,海钢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保证工程质量(gōngchéngzhìliàng)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,争分夺秒推进(tuījìn)工程进度。
据了解,今年一季度,投资和土石方工程开挖与回填工作均(jūn)提前超额完成,占项目工程总量的40%,为全力保障产业(chǎnyè)招商(zhāoshāng)项目入园奠定了良好基础(liánghǎojīchǔ)。二季度主要是施工(shīgōng)雨水管、污水管、雨水箱涵施工,现阶段(xiànjiēduàn)已全面进入地下管网施工,施工方将赶在雨季来临前,抓紧推进各项工作,力争二季度全部完成地下管网施工,确保9月底实现功能性通车。
在华润水泥(昌江)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及危废项目,工人们熟练操作吊车,进行爬梯运送与安装,稳步推进厂房封顶作业,一派繁忙景象。不远处的(de)碳中(zhōng)和(hé)研发平台项目施工现场同样热火朝天,工程车辆往来(wǎnglái)穿梭,施工人员各司其职,有序开展组建、清扫等工作,全力推动项目建设(jiànshè)提速增效。
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的重要动力和强劲支撑。一直以来,昌江全县上下在项目建设中(zhōng)拼速度、拼作风、拼成效,加快推进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、重大交通项目、农业项目等建设进度(jìndù),以重点项目建设“加速度”,全力促进(cùjìn)社会经济发展。

4月16日,“玲龙一号”全球首堆首台主泵成功(chénggōng)吊装。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供图(gōngtú)
久久为功护环境(huánjìng) 生态底色更亮丽
着力推动经济(jīngjì)发展过程中,这座高植被覆盖率(fùgàilǜ)的城市,亦在生态建设层面持续加力。当前,昌江正大力建设“无废城市”,持续推动传统工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,生态保护成效已经(yǐjīng)显现。
近日,在昌江植树娘子军纪念馆内,“植树娘子军”带头人陶凤交正在(zhèngzài)为(wèi)市民游客讲述团队30余年来的植树经历。
“以前治沙是为了(wèile)活下去,现在是为了让子孙活得更好。树要种,生态的(de)观念更要‘种’下去。”陶凤交说。作为“植树(zhíshù)娘子军”团队带头人,她30余年如一日坚持(jiānchí)植树造林,带领姐妹们在海边种下(zhòngxià)近600万株树,在流沙地“缝补”出一片片绿洲(lǜzhōu)。如今,历经生态蝶变的棋子湾(wān)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区,而“不畏艰难、勇于创新”的“植树娘子军”创造“绿色奇迹”的故事广为流传。陶凤交也先后荣获“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”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等荣誉称号。

昌江棋子湾海洋牧场人工鱼礁建设项目于今年1月竣工。图为工作人员在现场投放海上警示浮标。昌江融媒体(méitǐ)中心(zhōngxīn)供图
从(cóng)一棵树到一片海防林,从一个人到一代人(yídàirén),“植树娘子军”用行动践行了生态文明理念,诠释了时代的使命与担当。陶凤交(táofèngjiāo)介绍,目前正在准备组建“银发宣讲团(xuānjiǎngtuán)”,引导更多人加入到守护生态环境的行列。
今年一季度(yījìdù),该县(gāixiàn)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,地表水、空气质量、声环境等多项核心指标达标率均为100%。在生态保护与治理上久久为功,为高质量发展绘就了亮丽的(de)生态底色。
值得一提的是,昌江还注重提升(tíshēng)青少年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知,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(xíngdòng)中来。
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,昌江在霸王岭(lǐng)学校(xuéxiào)开展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“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”主题活动,吸引(xīyǐn)众多学生参观。
在科普展览区,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图文并茂的(de)展板和宣传册,向学生(xuéshēng)们介绍了“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”“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”等主题内容,深入讲解了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(yīnsù)、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(xiànzhuàngjí)保护措施(bǎohùcuòshī),帮助同学们加深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。
“保护动物是每(měi)一个人(rén)的责任。作为(zuòwéi)小学生,生活中要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,不要捕捉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,让地球上的生物更加丰富。”霸王岭学校五年级学生陈显源表示主题活动内容十分有意义。
凭借优良的生态环境(shēngtàihuánjìng),昌江(chāngjiāng)得以打造“春赏(chūnshǎng)木棉红、夏品芒果香、秋游棋子湾、冬登霸王岭”的全域全季全时(quánshí)旅游品牌。2024年,昌江全县总接待游客283.26万人次、同比增长10.9%;旅游总花费累计16亿元、同比增长11.8%,接待游客及旅游收入创历史(lìshǐ)新高。
全民参与共建忙 文明(wénmíng)家园更宜居
5月23日,全国精神文明建设(jiànshè)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,昌江(chāngjiāng)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。对于“文明”二字的书写,昌江用足笔墨,发动全民参与,将文明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(yúxíng),城市建设更具(gèngjù)深度、广度、温度,一座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风貌呈现眼前。

昌江排岸村稻田旁(páng),木棉花盛开。 特约记者 蒋聚荣 摄
具体来看,昌江通过建立“党政主导、部门(bùmén)协同、全民参与”指挥体系,实行了“网格化+清单化”联勤联动工作(gōngzuò)机制,并由县级负责人包联重点区域,常态化督办,不断深化体制改革(tǐzhìgǎigé),从根本上(cónggēnběnshàng)有效解决问题。
石碌镇城北社区是昌江综治中心基层实践的典范,2023年入选海南省首批基层治理(zhìlǐ)创新(chuàngxīn)试验区,202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(wénmíngdānwèi)。昌江以城北社区为试点,探索出“网格化+微治理”新模式,让社区成为(chéngwéi)平安建设的“前哨站”。
“一级网格由专职网格员和微网格员组成,二级网格由‘两委’干部组成,三级网格由社区(shèqū)民警(mínjǐng)组成。通过三级网格体系(tǐxì),我们(wǒmen)可以较好地化解各类型矛盾(máodùn)纠纷,把综治工作做好。”石碌镇城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锐说,该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,整合资源打造引导受理区与多元化解区,设置调解室、心理咨询室等,实现矛盾纠纷多元调解。
昌江还创新“清单积分制”移风易俗激励机制,提升(tíshēng)居民参与(cānyù)意识,从“要(yào)我干”到“我要干”,令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人心。通过打造“模范一条街”、依托榜样力量带动市民素质提升,以“传统(chuántǒng)文化+文明实践”为主线,举办各类公益文化活动,实现文化传承(chuánchéng)与文明培育双赢。
如今,在昌江的不少社区、村庄,居民(jūmín)们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,并主动参与到社区、村庄的治理中,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,以实际行动共建文明(gòngjiànwénmíng)家园(jiāyuán)。
昌江还以“创建为民、创建靠民(kàomín)、创建惠民”为宗旨,格外注重人居环境体验感。通过聚焦“急难愁盼(pàn)”,实施(shíshī)老旧小区改造、农贸市场升级、无障碍设施建设等工程,整治“飞线(fēixiàn)充电”等安全隐患,设立(shèlì)“门前三包”红黑榜,增设停车位、便民流动摊位,广泛展开民生服务,让文明之城更具温度。
半山半海是昌江,这片山海(shānhǎi)相依(xiāngyī)的(de)热土,正以其对高质量发展的执着追求(zhuīqiú)、对绿水青山的坚定守护、对文明风尚的精心培育,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壮阔征程中,铺展出一幅经济繁荣、生态优美、社会和谐的动人画卷。奋进(fènjìn)的足音、绿色的律动、文明的芬芳,共同汇聚成昌江创建(chuàngjiàn)全国文明城市、实现绿色发展的时代强音,一个更具活力、更富魅力、更有温度的昌江,正自信地绽放于琼西大地。
(海南日报石碌(shílù)5月29日电)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